防护要求:穿工作服(白大褂)、戴一次性使用帽子 、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和戴一次性使用手套、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(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,有污染时随时更换)。
二级防护标准:针对传染病流行期间的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,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护措施。包括加强个人防护、采取空气隔离措施等 ,要求医护人员参与相关防护操作时要加强防护意识和操作规范 。三级防护标准:在传染病疫情爆发或大规模流行时采取的最高级别防护措施。
二级防护标准: 适用于中等风险环境,如公共场所的日常防护。 主要措施包括佩戴口罩 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离等 。三级防护标准: 主要针对高风险地区或特定人群,如疫情严重时期的医护人员。 除了基本的个人防护外 ,还包括更严格的消毒措施和隔离措施。
然后,个人防护措施不能松懈 。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好口罩,保持社交距离 ,勤洗手、多通风等。这些简单的行为能大大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。另外,对于重点场所如医院 、学校、商场等,会有更严格的防控要求 。比如医院要做好预检分诊、病房管理等;学校要落实晨午检 、因病缺勤追踪等制度;商场要控制人流量、做好环境消杀等。
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前14天内与境外输入病例有明确接触史而感染。
除养老院、福利院 、医疗机构、托幼机构、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 ,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不查验健康码 。重要机关、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。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,不再开展落地检。三是优化调整隔离方式。
优化核酸检测证明和健康码要求:除养老院 、福利院、医疗机构、托幼机构 、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 ,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不查验健康码 。重要机关、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。
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;养成勤洗手、使用公勺公筷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;咳嗽 、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挡;工作生活场所加强通风消毒。要落实“四早”措施 对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早发现、早报告 。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,落实早隔离、早治疗措施。
防疫防控“新十条”主要内容如下:“新十条 ”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2月7日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中的核心内容,旨在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,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。
1 、防疫新规二十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疫情监测和流调溯源:加强疫情监测预警,及时发现疫情苗头 。对确诊病例、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全面调查 ,追踪活动轨迹和接触史。隔离管理:对密切接触者、次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群实施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。加强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,确保隔离效果 。
2 、加强对关键岗位、关键工序员工的生活、防疫和轮岗备岗保障,完善第三方外包人员管理办法 ,严格社会面人员出入管理。发生疫情期间,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,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 ,落实好“白名单”制度。 (二十)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疏解 。
3、自己个人觉得要少聚集,不扎堆,出门戴口罩 ,注意个人安全卫生,在家做到勤通风,勤洗手,不串门 ,亲戚朋友之间少走动,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商品,取快递时要戴好口罩 ,使用一次性手套,并及时对快递物品消毒,再用流水将手冲洗干净。
4 、另外 ,还有城中村环境比较差,一些人也不太注意,新冠疫情可能还会发展。其实 ,城中村里的中青年人即使受感染,重症死亡率也极低,只要别传给老人 ,小孩保护好一些就好了,最关键要防止他们传染给其他人特别是高危人群。疫情外溢是最核心的问题 。
5、中高风险地区来宁人员、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轨迹交叉人员落实“14+7”管控政策。城市管控政策措施将随疫情形势动态调整,会根据14日内有无中高风险地区和社会面本土疫情及时更新,请市民及时关注“南京发布 ” 、“健康南京”微信公众号。请广大市民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 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